汇聚全球氢能领域的精英与智慧,共同探讨氢能产业的最新发展趋势、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,促进交流与合作,推动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。10月16日,2024氢能产业大会在北京成功举行。 本次大会由国际能源网、国能能源研究院、氢能汇等联合主办。本次大会以“创新变革——新能源新未来”为主题。
氢能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,逐步成为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。但氢能产业的发展仍面临着诸多挑战。技术瓶颈、成本高昂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,都制约着氢能产业的进一步普及和推广。 因此建议做到四点工作。一是加强技术创新,推动产业升级;二是完善氢能政策体系,优化发展环境;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构建氢能网络;四是深化国际合作,共享发展成果。
氢能是灵活性资源,能够实现长周期储能,是输送新能源的载体。氢能将成为一种主体能源和基础能源。氢能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能源体系以及能源互联网的枢纽。 氢能的利用将为全世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亿吨。氢能发展还必须思考八大问题:能源革命之中氢能的地位作用;碳中和之中氢能的地位作用;新型电力系统之中氢能的地位作用; 新型交通体系之中氢能的地位作用; 现代工艺体系之中氢能的地位作用;现在农业体系之中氢能的地位作用;现代社会体系之中氢能的地位作用;现代民生体系之中氢能的地位作用。
要让氢气产生火灾的可能性降到最低,首先需要使其避免被限制在狭小的空间内。在工程设计中,需要使用氢气的结构将会考虑到氢气的这些特性,一旦出现意想不到的氢气泄漏的情况, 这些设计将帮助氢气扩散并远离使用人员。此外,完善法规和标准,依法设计、依法制造、依法运营是仍是氢能安全利用的关键。
光储氢一体化协同发展是能源转型的最佳路径,其可使氢能成本下降50%以上,理想状态下制氢成本只有8.78元/公斤。我认为在未来理想状态下,当我们把设备的成本做到600万/千方, 电解槽能耗4.3kwh/nm,电解效率76%,设备寿命20年,度电成本0.15元,全年设备利用小时数达到4000以上的话,我们绿氢成本完全可以达到10元以下, 这个成本在未来市场上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。
相同工况下,掺氢会降低天然气管网能量输送能力。由于氢的能量密度低,保持相同压力下掺氢会降低输送气体的能量含量,影响压缩机组的运行参数,受压缩机组可用功率、压比、 转速等参数限制,进而影响管网整体的调压能力。进而会影响天然气管道输送用计量设施的计量精度,为当天然气中掺氢比例 >5% 时,计量设施就需要更换或改进。
氢能使用的成本主要压在氢能储运领域。短距离储运,依然以高压气态储氢为主,而有机液态储氢技术,让氢能的安全性、运输的高效性产生了极大的进步。
氢能使用的成本主要压在氢能储运领域。短距离储运,依然以高压气态储氢为主,而有机液态储氢技术,让氢能的安全性、运输的高效性产生了极大的进步。
国产液驱式压缩机在氢能领域的新突破,特别是在加氢站的应用上,其高效能与低维护成本的特点,为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。这不仅提升了加氢站的运营效率, 也降低了整体运营成本,为氢能市场的普及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和制氢管理系统的优化,电解槽的效率不断提升,耐久性也和安全性也显著增强。针对当前制氢电解槽电极存在的断丝、附着力低、催化性能下降等痛点, 奥德源新材料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产品来解决行业发展难题,可以大幅提升电解槽的使用寿命。
祁鹤重点介绍了碳纸双极板和碳纸电堆的新技术。其具备极板薄、耐腐蚀性好、接触电阻小等优势。最薄处不到0.13mm,极板厚度减薄43%-60%,堪比金属极板。雄韬通过技术和产品设计, 让氢能客户可以实现买得起、用得起和低故障的需求目标。
通过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,共同推动燃料电池技术的商业化进程,可以有效降低燃料电池产品的成本,提高其市场竞争力。随着氢能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, 燃料电池汽车等终端产品的市场接受度将持续提升,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。
扫码观看氢能会议
扫码关注氢能汇微信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