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能源专题 » 风电专题
2025年5月,风电头条梳理了国家及地方风电政策共46条,其中5条国家政策,41条地方政策。国家政策重点提及绿电直连发展和“沙戈荒”大基地配套电源市场规则。地方政策涵盖风电建设、竞争性配置、配储、分散式风电、废止项目及碳达峰相关措施,多地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和支持政策。
国家能源局发布通知,启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工作,聚焦七个方向:构网型技术、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、智能微电网、算力与电力协同、虚拟电厂、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及新一代煤电。通知强调因地制宜、创新引领及全程管理,旨在探索新技术与新模式,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突破。试点项目需在2024年8月后开工,并按要求提交申报材料。
国家能源局发布新规,优化电力业务资质许可管理,支持分布式光伏、储能等新型电力模式发展,简化相关许可流程,强化监管确保市场公平开放,同时提升服务效率,推动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。
国家发改委发布《关于深化提升“获得电力”服务水平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》,提出巩固“三零”“三省”服务成效,推进办电便捷化、供电高质化、用电绿色化、服务普惠化、监管协同化,目标到2029年基本建成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,提升人民群众用电获得感。文件还强调促进绿电消费、优化分布式光伏接入、提升供电质量和可靠性,以及加强城乡民生用电服务保障。
近日,国家发改委、国家能源局发布《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》,旨在通过绿电直连模式促进新能源就近消纳,满足企业绿色用能需求。绿电直连指新能源直接供给单一用户,分为并网型和离网型两类。通知强调安全优先、绿色友好等原则,明确新增负荷可配套新能源项目,存量负荷符合条件时可开展绿电直连。同时,鼓励创新模式,强调源荷匹配与系统友好性,要求项目整体参与电力市场交易,并合理缴纳相关费用,以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。
国家能源局西北监管局发布《西北区域“沙戈荒”大基地配套电源短期平衡市场运营规则(试行)》,明确配套短期市场成员包括发电侧主体(火电、新能源单元)和新型经营主体(配套储能),市场运营机构负责市场组织。规则强调“偏差调整成本最小”优化目标,新能源单元可选择“报量报价”或“报量不报价”方式参与,且在报价相同时优先出清。
国家发改委发布新修订的《承装(修、试)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》,将原有五级资质压减为三级,调整许可范围与人员标准,并明确社保要求。新规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,不同级别许可证对应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力设施活动,未取得许可证者不得开展相关业务。
国家能源局发布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的多项举措,支持民企参与“沙戈荒”大基地及新能源项目建设,鼓励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,优化审批流程,推动公平市场准入,并支持民企“走出去”参与“一带一路”绿色能源合作,全面提升能源领域民营经济活力与国际竞争力。
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发布意见,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。目标到2027年,交通运输行业电能占终端用能比例达10%,交通基础设施沿线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不低于500万千瓦。意见涵盖铁路、公路、港口、机场等领域的清洁能源开发利用,强调新能源运输装备推广及绿色燃料体系建设,同时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,促进交通与能源产业融合创新。
4月21日,国家能源局发布《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(2024)》,全面总结绿证制度发展成果与政策考量。2024年全国核发绿证47.34亿个,同比增长28.36倍,覆盖所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。集中式项目绿证核发基本实现全覆盖,分布式项目绿证核发亦取得积极进展。报告呼吁各界重视并支持绿证事业发展。
忘记密码
还没有国际能源网账号?立即注册
忘记密码?